明日霜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真的不远了。时逢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从太阳位于黄经 210°时开始。
霜降过后,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这个时节气温骤降,养身都要注意什么呢?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今天,一起来看“霜降养生说明书”!
这四个部位,要“暖润”
“腰腿要暖润”
霜降时气温下降明显,风、寒、湿邪侵袭腰府,造成腰部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而发生腰痛。
而腿部的膝关节也是易受寒邪侵袭的部位之一,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寒腿”就与感受风寒之邪有着密切关系。
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不要再穿船型鞋和薄袜,以免足部受凉。
“心肺要暖润”
霜降节气前后是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主的呼吸道疾病发作或加重的时期,因此人们应重视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中老年人晨练时要戴手套,体弱者最好戴上口罩;在气温突降的早晨要稍晚些出门。
“脾胃要暖润”
霜降时天气明显转凉,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机体代谢增强,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是消化道溃疡的高发期。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少人爱喝咖啡和浓茶,吃饭不按时,饮食上偏好麻辣口味,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胃肠疾病。
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并可以适当吃一些养胃的食物,如板栗、花生等。
“皮肤要暖润”
霜降前后,皮肤的新陈代谢水平开始下调,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水分含量下降;加上气候干燥、多风少雨,会导致角质层的保水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皮肤干燥、过敏、瘙痒等不适。
此时内衣、鞋袜等贴身衣物应尽量选择棉质衣物。建议保养皮肤的重点应在于保湿。干燥性肌肤及慢性湿疹人群应适当使用润肤霜保证皮肤的湿润度,防止湿疹加重或复发。
“四季五补”,此时宜“平补”
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中秋季要以“平补”为原则,健脾养胃、调补肝肾。
“平补”是以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不可太过温热,亦不可太过寒凉。
因此,应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等,特别是辛辣火锅、烧烤食物要少吃,以防“上火”。
蔬果类可多吃些白薯、山药、藕、大枣、芝麻、核桃、栗子等,栗子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的功效。
中药类的麦冬、百合、地黄、玉竹、杏仁、川贝、西洋参、太子参、白术等,也有滋阴润肺补气之功效。
我们也特别准备了以下食材(谱),快来看看吧!
柿子
有些地方有霜降吃柿子的习俗,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不感冒”。柿子味甘、涩,性寒,有清热润燥、养肺化痰、止渴生津、软坚、健脾、止血等功效,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干咳、咽痛、高血压等病症。因此,柿子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痔疮等病人的理想保健品。
温馨提醒:不要空腹食用柿子;糖尿病人 、脾虚泄泻 、便溏 、产后 、体弱多病 、外感风寒者忌食;患有慢性胃炎 、消化不良等胃动力功能低下者,进行胃大部切除术者不宜食柿子。
柿饼粥
原料:柿饼100g,粳米50g
做法:柿饼切薄片待用,粳米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慢熬,等粥将熟时放入柿饼,再煮一二沸即可。
功效:健脾润肺,止咳止血,涩肠。适用于肺燥干咳、咯血、吐血、尿血、脾虚食减、反胃吐食等。
栗子
栗子 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霜降后的进补佳品。食用栗子可防治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御寒能力。
栗肉淮山粥
用料:栗子肉30克,淮山药20克,茯苓12克,炒扁豆10克,莲心10克,大枣5枚,大米100克。
制法:将料同时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煮为稠粥即成。
药理:粟子肉、淮山药补中健脾,炒扁豆健脾去湿。茯苓去湿,莲子助粟肉,淮山药、大枣健脾,大米补中养胃。几味同用,具有健脾胃、去湿浊、止泄泻作用。
适用:脾胃气虚及其所致泄泻的病人。’
萝卜
到了霜降节气后,萝卜的味道变得鲜美,山东有农谚说:“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萝卜有顺气、宽中、生津、解毒、消积滞、宽胸膈、化痰热、散瘀血之功效,可治疗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咽喉痒痛、痢疾和头痛等,也是霜降时的养生佳品。
这三个部位,要“暖”
霜降时节气候渐冷,日照减少,秋风瑟瑟,风起叶落,时常引起人们心中的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可适当加大运动量,但在运动前因注意做好热身,以免损伤关节,必做的有包括踝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等部位的准备运动。
有些老人在运动时,经常以半蹲姿势做膝关节左右摇晃的动作,这种锻炼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半蹲时,髌面压力最大,摇晃则会加重磨损,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霜降养生小口诀”吧~
霜
降
霜降露凝百草枯,
要护腰腿壮筋骨,
早晚温差寒暖变,
秋燥寒凉致病端,
动静结合防咳喘,
柿栗萝卜葱梨鲜。
供稿 / 市红会、市三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