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的传统节日,在每一年的藏历七月一日,总共有四五天的时间,但是不仅仅是西藏的节日,还是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份的宗教节日。雪顿节在藏语中是什么意思?一起来看看民族节日的介绍吧!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民间传统的交游节日,雪”,藏语音译,原为“酸奶子”。“顿”,藏语原意为“宴会”。雪顿节,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由于雪顿节的节日庆祝活动以观赏藏戏为主,所以又称为“藏戏节”。
节日清晨,拉萨附近的藏族群众扶老携幼,倾家出动,身着鲜艳夺目的新装,纷纷齐集达赖夏宫罗布林卡。人们带着酥油茶、青稞酒、酸奶子及各种节日菜肴,在草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搭起五彩斑斓的帐篷,进餐谈笑,纵情歌舞。届时,还有专业团体的文艺演出及商业展销。下午,各家彼此互相串帐作客。
主人向来访的客人热情地“敬酚”(青稞酒),客人必须按照藏族礼节三口干下一杯。如果客人面露难色,有所推辞,主人还会唱起劝酒歌,直至喝完为止。这时,罗布林卡里的座座帐篷歌声笑声不断,酒香飘溢,热闹非凡。
节日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藏戏会演。藏戏,藏语中称为“阿吉拉姆”或“拉姆”,即“仙女大姐”或“仙女”之意。藏戏的创始人是公元十五世纪的汤东杰布。他为集资修造铁索桥,从穷结县组织起一个七姐妹剧团,自编一些佛教故事情节的歌舞剧,进行募捐义演,最终取得成功。此后,这种戏剧形式在藏民中流传下来,直到十七世纪方才形成如今藏戏以唱为主的独立戏剧样式。藏戏一般是在露天广场上演出,演员面戴显示善恶忠奸不同性格的面具,并作简单的化妆。唱腔上,藏戏的特点是高昂粗犷、响亮雄壮,从男女老幼及喜怒悲欢的表现上分,大约有二十多种曲调。藏戏的舞蹈动作比较夸张,但与戏剧情节配合起来却很和谐。为了让观众明白剧情,藏戏设有专人用快板进行旁白介绍。除去折子戏以外,整出的藏戏都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介绍全体演员出场的序幕,藏语称为“顿”或“温巴顿”;二是正戏,藏语称为“雄”;三是结尾祝福迎祥的歌舞仪式,藏语称为“扎西”,此时也是观众捐赠善款的时间。藏戏的演出时间长短不一,长的可连续几天,短的几个小时就结束,主要靠快板道白进行删减压缩剧情。藏戏最流行的传统节目有《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瓦桑姆》、《朗萨姑娘》等,深受藏族群众欢迎。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历7月1日举行,为期4,5天。
雪顿是藏语的译音。在藏语中,“雪”的意思是酸奶子,“顿”的意思是宴,雪顿节按藏语的解释,就是喝酸奶子的节日。
雪顿节,最初纯属宗教活动,按喇嘛教格鲁派(俗称黄派)的规定,每年藏厉6月15日至7月30日为禁期,全藏黄教大小寺庙的喇嘛,不准出外活动,以免踏死小虫,“有伤上天好生之德”。到7月30日期满,达祯嗽嘛下令,解除禁令,喇嘛们才纷纷出寺下山,农牧民都要施舍酸奶子,喇嘛们除喝一顿酸奶子外,还纵情地玩乐,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17世纪以前,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性的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人都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杀生造孽。僧侣们在寺庙里要长净,夏安居,直到解禁。七月初一开禁,他们纷纷下山。这时正是草高牛壮的时节,雌牛的奶质好量多,窝出的酸奶子醇香味美,农牧民和亲友们拿出准备好的酸奶子敬献他们,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僧人们大口地呼吸寺外新鲜空气,成群结伙走进林卡,走到河边,和亲朋好友团聚欢言,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乐趣。
拉萨地区雪顿节的序幕要从瞻仰哲蚌寺的巨幅佛像算起,时间是藏历六月三十日。
当朝阳抹黄哲蚌寺甘丹颇章的金顶,僧人们便从大经堂里列队鱼贯而出。他们一个个头扣金色鸡冠帽,身披氆氇斗篷,脚蹬毡底靴或赤足,或手持伞盖、法幢、金刚杆等法物,或手捧寺内珍藏的宝物,来到瞻佛石板斜坡前。从拉萨市和近郊赶来的香客,厚云般聚集在石板晒台前,恭候着瞻佛时刻的到来。
简单而庄重的祈祷之后,瞻佛便开始了。晒台顶端,近百名僧人在整齐的号子声中,徐徐垂下佛像。佛像是软缎作底,用各色薄绸制作的堆绣(绸缎剪贴)画,柔软而结实。画卷两边,同样有数目可观的僧人在抚展边幅、扯直弄齐。
瞻佛的人群沸腾了!香客们高声诵念六字真经,瞻佛台前弥漫着庄严的声浪。
佛像全部展开。在法乐和诵经声中,僧人们又把遮在佛像上的纱罩小心翼翼地揭开。渐渐地,慈祥、庄重、充满魅力的佛画展现在人们面前了。空气一下变得神圣、肃穆、虔诚。大多香客五体着地朝佛像叩起头。银色的、金色的、天蓝色的哈达雨点般投向佛像。十几支藏戏队在巨大的佛像下蹦跳起舞,欢庆展佛盛典。他们多来自雅鲁藏布江两岸,有的还来自喜马拉雅山区。一个个头戴面具,身穿彩衣,唱歌蹦跳。此时,一轮光辉夺目的朝阳从东方的高山之巅喷薄而出,给巨大的佛像镀上一层艳丽耀眼的金辉,使它显得更神圣、更生动、更引人人胜。崖端再次吹响金唢呐时,几百名僧人一齐动手,佛像在阳光照耀下又徐徐卷起。
哲蚌寺的巨幅佛像约有六七层楼高,长约三十来丈,宽约十三四丈。通常是三世佛的佛像轮流供香客瞻仰。三世佛即俗称的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瞻佛完毕,佛僧们在大经堂里聚会,由寺院总管赐宴。饭足茶饱,便集体观赏藏戏预演,庆贺夏季静修的顺利结束。从七月初一日起,佛僧们就可自由行动、纵情玩耍。他们中的大多数则不约而同地拥向拉萨市内的达赖喇嘛夏宫—罗布林卜,那儿才是雪顿节精彩节目的荟萃之地。
传说11世纪中期,藏传佛教后宏期祖师阿底峡从印度到西藏传播佛教,晚年定居于拉萨西南的聂当平野。他很爱吃酸奶,夏日安居期间,百姓们给他送来酸奶,他非常高兴,作了这样的加持:凡献酸奶的人家,牲畜将不得传染病,不走失,野兽也不吃。阿底峡的话在群众中传开,献酸奶的人更加踊跃。
1642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掌权,五世达赖在蒙古汗王的支持下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登上法王宝座,他驻锡的哲蚌寺甘丹颇章宫,成了这个地方政权政治、宗教、文化中心。每年藏历六月三十日,成千上万的人拥进寺院,给五世达赖和哲蚌寺的僧人们献酸奶,请求摸顶、祝福,给予长寿、丰收、死后不下地狱的加持。
附近的藏戏队、野耗牛舞演出队也赶来演出、慰问,年复一年,便形成为一个固定节日,称“雪顿节”。这一天,五世达赖要出来看藏戏,一年一换的辖俄,也在这一天办理交接手续。
布达拉宫白宫修成后,五世达赖移居宫堡,雪顿节就移到布达拉宫的“空中戏台”德央厦举行。七世达赖晚年身患多种疾病,医师建议他到西郊罗布林卡(宝贝园林)洗浴,用流水养身。驻藏大臣指示有关人员修缮了住房和水塘。从藏历水鸡年(1753年)到圆寂的1757年,七世达赖每年夏天几乎都在罗布林卡度过。八世达赖强白嘉措时期,罗布林卡里修建了格桑颇章宫,这里逐渐成了达赖夏宫,雪顿节的主会场也转移到了罗布林卡。
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时期,参加演出的团体有来自山南琼结的“宾顿巴”(七兄妹)、乃东县的六个白面具剧团,它们的历史非常古老,代表着古老的藏戏流派。昂仁县的“津巴”、仁布县的“江噶尔”、南木林县的“香巴”,加上最早形成于堆龙德庆县、后来以拉萨为基地的“觉木隆”剧团,称为新派四大蓝面具剧团,因为“俄巴”(男性演员)戴蓝色面具。此外,还有曲水县协荣地方的野耗牛舞表演、工布地方的羊皮腰鼓表演。因工布离拉萨太远,鼓手往往难以赶到,便由“朗子辖”(拉萨市政厅)的当差人代替。
参加汇演的12个剧团,觉木隆是个半专业团体,边演戏边做点小生意,其余剧团的成员都是百分之百的农奴,演戏也是他们的乌拉差役。藏历六月初十,各队领班先到拉萨,向布达拉宫的“孜恰列空”(布达拉宫内库管理机构)报到,藏戏汇演由他们主持,剧目也由他们审定。二十五日,全体参演人员集中在功德林寺西面的加纳林,孜恰列空官员进行点名,死了谁,添了谁,都得如实汇报,重新造册登记。二十九日,各队汇聚布达拉宫德央厦(布达拉宫东门广场,面积约二千平方米,是近代西藏喜庆节日活动时专供达赖喇嘛、驻藏大臣、高僧观赏艺术表演的场所)演出一些片断,也有彩排和审查剧目的意思。三十日是哲蚌寺的雪顿节,演员们爬到根培乌孜山腰参加晒佛仪式,并在哲蚌寺甘丹颇章大显身手。
藏历七月初一,罗布林卡雪顿节揭开序幕。各队都演出一些片断。头一个献艺的是宾顿巴和扎西雪巴,据说它们资格最老,与修架铁索桥和创造藏戏的唐东杰布有历史渊源。七月初二,江噶尔队演出,剧目是《罗桑王子》或《朗萨姑娘》。七月初三轮到津巴队,《顿月顿珠兄弟》是他们的保留剧目。七月初四,香巴剧团则推出《文成公主》和《赤美滚顿》等剧目。最后一天觉木隆队压轴,他们常年生活在西藏首府,有时还流浪到印度、尼泊尔、不丹卖艺,表演好,唱腔好,还穿插一些新花样,最受观众欢迎,是雪顿节最精彩的表演。
过去雪顿节期间,拉萨所有的大贵族、大活佛、地方政府的僧俗官员,都要早早来到罗布林卡陪达赖喇嘛看戏,并出席地方政府举行的酸奶宴会。演出在石板铺成的露天舞台上进行,上面张挂硕大无比的黄色凉棚,像一朵飘在空中的金云,象征达赖喇嘛和高僧大官的地位。达赖喇嘛坐在露天舞台西侧宫殿式的门楼上看戏,只有少数身份显赫的人物才能坐在他的身边,其余僧俗官员按地位高低围坐在露天舞台两边。而舞台东面坐满了密密麻麻的平民百姓,他们都是从市区和附近农村赶来的。雪顿节期间,罗布林卡开放五天,表示神王、百姓同乐。大家身穿节日服装,戴着所有首饰,带着酸奶和各种吃喝,走进神圣的园林里游玩。看戏时不能拥挤,不能喧哗,不能站起来,稍有越轨,“瓜甲巴”(打手)长长的竹竿就会雨点般地落在头上。
演出结束,孜恰列空的官员代表达赖喇嘛给演员送东西,照例是成袋的青棵、糟把,还有酥油、茶叶等。前来看戏的僧俗官员和部分商人、百姓,预先用哈达包裹好钱币,当戏剧演到吉祥欢庆的段落,便将哈达抛向舞台。顿时,钱币雨点般地落在演员的头上、身上。剧团有专人上来收钱,完后按规定进行分配。参加演出的演员一人一份,孩子参与演出的则每个半份,不能演出的四分之一份,戏师两份,他们的助手甲鲁一份半。据说有一年,十三世达赖喇嘛还颁发了金面具奖和金耳环奖,最佳男演员被授予一个饰有日月图案的金面具,每个剧团的戏师,奖给一个金耳环(“阿龙”)或金耳坠(“索吉”)。参加雪顿节演出的12个剧团中,只有觉木隆有女演员,但女演员不能进罗布林卡演戏,她们只能在帐篷里做饭熬茶,或者出门讨饭、打短工挣点收人。
节日过后,大多藏戏团体得匆匆赶回家乡,因为这时青棵已经黄熟,秋收季节将临。江嘎尔、香巴等团体,则要参加日喀则的“西莫钦波”大型演出活动。离拉萨较近的团体还停留一些日子,到城郊的林卡里为贵族、商人们演出,赚点演出费好回去收庄稼。
到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初期,清朝皇帝先后盼封了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错和五世班禅罗桑益喜,赐给金册、金印,从此,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得到巩固。这时雪顿节开始演出藏戏,并以哲蚌寺为中心,开展活动。因此,有的人又称雪顿节为“哲蚌寺雪顿节”。五世达赖喇嘛。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藏历6月30H要在哲蚌寺举行藏戏会演,会演后,次日必须赴布达拉宫为达赖演出。18世纪下半叶,罗布林卡建成,每年藏历3月18日至9月底或10月初,达赖移居罗布林卡,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置罗布林卡,并允许拉萨市民及附近的藏族人民进入林卡观看藏戏,以后逐渐形成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
解放前,每年藏历6月29日,西藏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噶厦政府主管藏戏的“孜洽列空”报到后,立即赶到罗布林卡向达赖喇嘛致意,然后赶回哲蚌寺,翌日在哲蚌寺演戏一天。7月1日,由拉萨、日喀则、雅隆、堆龙德庆的藏剧团在罗布林卡联合演出。以后再由江孜、昂仁、南木林等剧团轮流演出。这些藏剧团演出节目,大多取材于带有宗教彩色的民间传说,并穿插歌舞,皮鼓、钹等乐器伴奏。节日期间,噶厦政府停止办公,全体僧俗官员都要到罗布林卡陪达赖看戏。每天中午,噶厦政府要设宴招待全体僧俗官员,。席间要喝酸奶子,侧旁有年青妇女歌舞。可见,随着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发展,雪顿节由宗教活动逐渐演变成官家、贵族、寺庙三大领主寻欢作乐的日子,而广大农奴和背着道具行李,爬山涉水,到拉萨支差的藏戏班却遭受惨无人道地压迫和剥削,生活极为困难……节日里,他们还忍饥挨饿,忍着痛苦,强着笑颜,为三大领主演出。
霹雳一声震天响,拨开乌云见太阳。1959年平叛、民主改革后,百万农奴翻身作主人,从此,雪顿节才真正成为广大西藏藏族人民欢乐的节日。每年这天,拉萨市附近的藏族人民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带着美丽缀有各种花纹的帐篷,青裸酒、酥油茶及其他节日食品,到达赖喇嘛的夏宫—罗布林卡,欢乐节口。许多藏剧团也聚集罗布林卡演出传统的文娱节月。人们载歌载舞,‘互相贺节,敬青棵酒、喝酥油茶,纵。情欢乐,十分热闹。与此同时,其他各种文艺团休也来演出精彩的民族歌舞和其他节口,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党的领导,歌顷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团结。国营商业部门也在罗布林卡外搭栩摆摊,出售民族特殊商品和节日物资,使雪顿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关于雪顿节的来历,最早起源于十七世纪前,完全是一种斋僧的宗教性活动。按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戒律,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七月三十日是僧人的戒期,全藏所有庙的喇嘛一律不准外出,据说是为避免踏死小虫,犯下杀生罪孽。到七月三十日达赖喇嘛宣布解禁,喇嘛方可出寺。此时,藏族农牧民须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酸奶子供奉僧人享用,雪顿节吃酸奶子的节俗便由此而来。十七世纪达赖和班禅正式受到清朝政府的册封,西藏形成了政教合一的体制,雪顿节开始增添了为达赖喇嘛及僧俗官员演出藏戏+节日庆典随达赖喇嘛住地的搬迁而几经变动,先是在哲蚌寺,后改在布达拉宫,十八世纪罗布林卡达赖夏宫建成后移到罗布林卡-节日期间,西藏噶厦政府停止办公,全体官员都陪同达赖喇嘛观看藏戏表演,中午的宴帝招待大家喝酸奶于,以示应节。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后,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雪顿节才成为广大藏族人民的欢乐节日。
小结:在藏语中雪顿节是吃酸奶子的的节日,雪顿就是藏语中酸奶宴的意思,在这个节日也有很多的传统习俗。